新闻资讯
应用案例
联系我们

深圳计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请移步计为自动化新官网:www.jiweimeter.cn
电话:0755-28407683
工业互联网获政策激励 传感器产业迎利好
2017-12-14
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随后美国五家制造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并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如今,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作为促进这一进程的重要手段,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传感器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核心以及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产业化应用提速将率先受益。据关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07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937亿元,且市场规模有望不断扩大。
工业互联网在为传感器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着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供给能力不足;较多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技术薄弱,工业互联网服务和应用水平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传感器及全面互联技术的研发投入,才能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半忧半喜,喜的是政策与市场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忧的则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因而,国内市场虽然前景可期,但是传感器产品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差距较大。
未来,传感器厂商只有立足自身,不断精进打磨产品,注重核心技术,把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降低传感器成本作为发展方向,才能在我国巨大的工业互联网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
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部署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以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据此,有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8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从布置传感器收集数据,到可视化数据,再到利用软件分析数据,最后利用数据进行决策,这是工业互联网的四步走大数据技术路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传感器收集分析数据,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在珠三角城市中,广东佛山提出建设中国“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城市,并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其中就离不开对传感器的广泛使用。传感器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核心以及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产业化应用提速将率先受益。据关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07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937亿元,且市场规模有望不断扩大。
工业互联网在为传感器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着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供给能力不足;较多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技术薄弱,工业互联网服务和应用水平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传感器及全面互联技术的研发投入,才能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半忧半喜,喜的是政策与市场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忧的则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因而,国内市场虽然前景可期,但是传感器产品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差距较大。
未来,传感器厂商只有立足自身,不断精进打磨产品,注重核心技术,把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降低传感器成本作为发展方向,才能在我国巨大的工业互联网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
(文章来源:中国仪表网)
TAGS : 传感器
相关资讯
- 2020-12-23>传感器是如此奇怪的一个行业
- 2020-09-09>玉兔二号满载而归 雷达传感器大显神通
- 2019-12-05>国内外石墨烯传感器研究动态盘点
- 2019-06-29>红外传感器作用巨大 仪器仪表行业不容忽视
研发点滴
- 2019-07-29>磁翻板液位计面板为什么要加宽设计
- 2018-10-24>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保护极有什么作用
- 2017-12-01>几种常见雷达物位计的原理与应用
- 2014-09-11>振动式料位开关压电组件中零件加工光洁度要求
相关产品
- 2018-10-17>Uson-21隔爆型超声波液位计
- 2017-01-19>Float-11A标准型浮球液位计
- 2016-11-24>Cape-11P防护型射频导纳料位开关
- 2016-11-12>Tube-11振棒料位开关
专利证书
- 2021-04-23>Ring-11音叉液位开关隔爆证书
- 2021-04-23>Fork-11音叉料位开关隔爆证书
- 2020-04-25>振动式料位开关及其振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2018-01-18>振动式物料开关的质量块、振动装置及谐振频率调试方法--发明专利证书